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西庄村书屋:村民“智”“富”加油站

2017-01-26 09:07:07 

  □本报记者 涂桂林

 

    去年暑假期间,农家书屋针对回村的学生们、留守儿童成功地举办了一期“我的书屋 我的梦”读书演讲比赛。西庄村农家书屋 供图

    去年暑期的一天,10多名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一起涌进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镇西庄村的农家书屋里,忙着还书、选书、借书、看书。

    赶巧了,定远县的一位领导正在这里考察工作。这些小学生却“无视”他的存在,硬是把书屋管理员蒋华社拉到一边,要求他帮助寻找同学们想要的书籍。此番情景令这位县委领导十分高兴,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农家书屋办成这样,对孩子们成长、学习有帮助,对农民发家致富起作用,才算办好了。”

    西庄村农家书屋从创办至今已有5个年头,这里的农民享受着农家书屋带来的读书快乐。

    真情为乡亲们读书服务

    2014年,年过花甲的蒋华社担任西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起初,家里人反对他干这份工作。蒋华社的儿子还在合肥市主动为他找了一份薪水达3000元的工作。蒋华社经过一番思量,还是选择了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当管理员。他认为这里离家近,乡里乡亲的都很熟悉,能管理好农家书屋,为大家提供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差事。

    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称谓,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担当。蒋华社说:“有些事,只有亲身经历才知其中艰苦。当个好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并不容易,需要选书、送书,需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书中的知识像一场场春雨,滋润每一个爱读书人的心田。”

    蒋华社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多年来,西庄村农家书屋坚持每周二、四、六、日定时开放,周围的群众闲暇时都选择在这里看书。

    每当小学生们到农家书屋里借书、看书,蒋华社还会给他们布置一些“小作业”,比如学画画、学剪纸、练书法、抄名言警句等,孩子们都十分喜爱,热情参与。

    老支书骑着牛来看书

    蒋华社一直把“请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办好西庄村农家书屋的一个目标。有一次,西庄村农家书屋举办了一次由老村干、种植养殖大户、年轻农家妇女、留守儿童、学生代表等60多人参加的读书座谈会。

    为了更好地推进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这次座谈会上,大家伙儿畅所欲言,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后,到农家书屋读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在与乡亲们的接触中,蒋华社总会被他们的至诚至善所感动,在他为群众送书上门时,总能听到“太好啦!谢谢啦!”的真情话语。

    令蒋华社感动的是,村里的老支书熊成佑年老体弱,但他时常骑着牛来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养羊专业户谢长稳和种植大户谢发权在养殖、种植方面遇到疑难问题就到农家书屋“取经”。今年,谢长稳和谢发权还被蒋集镇评为“读书先进个人”。

    去年暑假期间,农家书屋针对回村的学生们、留守儿童成功地举办了一期“我的书屋 我的梦”读书演讲比赛。进入决赛的8名选手登台角逐,他们有声有色的演讲,博得了台下参加活动的听众的阵阵掌声,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

    农家书屋引来“五朵金花”

    定远县“美好定远,幸福家园”百姓宣讲团曾经在西庄村农家书屋举办过专场报告会,这里已经成了广大农民的心灵驿站、精神家园,群众性的读书、娱乐、比赛、科技讲座也经常在这里举办。

    西庄村农家书屋的读者圈已经扩大到周边的村镇,在外乡打工的年轻人回家探亲,会专程来农家书屋转转、看看,借几本书回家看。

    村民吴洁林、陈秀云、蒋春香、林公秀、代红梅,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们是“农家书屋的五朵金花”。

    她们中最少的只有20多岁,年长的已经有40多岁,她们经常到农家书屋里看书,还时常带着家里人一同来农家书屋参与阅读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农民“智”“富”的加油站,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新途径。蒋华社说:“当初经常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的孩子,如今有的已经考上了大学,像熊文婷、蒋舒蓉、蒋奇、蒋石等。想到这些,我就感到自己的这份工作干得有价值,我们西庄村农家书屋办得有成效。”

    西庄村农家书屋的故事说不尽,蒋华社这个管理员越干越受群众欢迎。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