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
“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去年尼山书屋走出去的速度几乎是过去3年的总和。”当听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姚文瑞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尼山书屋是山东友谊出版社实施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工程项目,也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并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自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已有25家海外尼山书屋在14个国家实现落地。“仅2016年,我们就在海外增设了11家。”姚文瑞不无自豪地说道。
硕果累累
探索文化交流新模式
短短几年,尼山书屋可谓是硕果累累。2015年4月,全球首个数字尼山书屋在新西兰揭牌;2015年5月,在美国洛杉矶注册的尼山书屋国际出版公司开始国际出版运营,已出版的《论语诠解》(英文版)被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图书馆馆藏……“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种(套)优秀图书通过尼山书屋走出国门,与海外读者见面。”姚文瑞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
“创建尼山书屋的初衷,是为了与尼山论坛同步推进、宣传介绍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姚文瑞说,2012年5月,山东友谊出版社在筹划与尼山论坛组委会联合举办“十年文明对话书展”时萌发了该想法,“配合尼山论坛,出版社举办了尼山书展、创建了尼山书屋,这也是我社践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尝试、新探索。尼山书屋最初就是以收藏历届尼山书展图书为主,发展到今天,其功能则被更深刻地挖掘,逐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自尼山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山东友谊出版社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理念创新、出版形式的创新、文化交流模式的创新使尼山书屋在海外越来越有吸引力。正如美国洛杉矶市立图书馆馆长约翰·萨博在2016年美国西海岸首个尼山书屋揭牌时所说:“尼山书屋是推动东西方文明融合和发展的鲜活例子。”
一出一进
打造“一二三四”模式
“尼山书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扇门,具备两种功能——一出一进,‘出’是指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进’是指将世界文明成果引进来,从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姚文瑞告诉记者,尼山书屋从功能和定位上来说是“一二三四”模式,其中“一”是指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二”是两个属性——公益性和民间性,“三”是交流、合作、融合,“四”是集聚收藏和展示中外文明对话图书成果、举办各类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题文化活动、开展国际出版、成为图书销售平台等四大功能。
姚文瑞进一步向记者阐述尼山书屋的构建:“在书屋建设上,我们努力建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出版、教育、交流的活动枢纽和平台;在选书上,尊重对方的选择和喜好,尽力满足海外朋友的兴趣喜好;在图书出版上,采用让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给外国人听的全新创作出版模式。比如我们的尼山书系,像6卷《王蒙精选集》英文版以及即将出版的《尼山书系·天天读中文》和Nishan Book Series ·China Tales(《尼山书系·中国故事》)两套。”
此外,在对外交流中,尼山书屋还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交流,使海外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如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二届尼山国际讲坛,聚焦“文明基因探踪”主题,邀约中国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作为嘉宾进行演讲,引发美国当地民众热烈反响。
美美与共
中外文化互生共融
“至2020年年底,海外尼山书屋落地将达40家。尼山书屋目前正倾力打造尼山书系、尼山国际讲坛、尼山国际出版、尼山国际展演、尼山国际教育等品牌。”对于尼山书屋未来的构想,姚文瑞信心满怀。听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他告诉记者,山东友谊出版社今年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贯彻报告精神,将尼山书屋打造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又一生动案例”。
目前,尼山书屋已整合丰富的国际资源,设计了惠及国内教育的“百校工程”。“百校工程”是指在全国选取100个小学、100个初中、100个高中、100个大学建立尼山书屋,也叫校园尼山书屋。该工程的目的就是,实现国内外文化的对接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外文化相得益彰,互生共融,实现‘大美其美,美美与共’。”姚文瑞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