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海昏侯何以成为优质IP

2017-08-12 09:13:31 网络

  编者按 作为目前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海龙囤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贵州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两个文化事件从发现伊始便备受瞩目,各种媒体报道、图书出版、影视剧开发等纷至沓来,如今两个事件早已成为两个大的文化IP。


  IP开发大军中自然少不了出版单位的身影,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便成为两个大IP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本版特将两家出版集团全媒体开发文化IP的做法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在2016深圳文博会上展示的“再现海昏”文创产品。中文传媒 供图


  □本报记者 左志红


  当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发生后,出版界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做多少文章?江西出版人用切实的行动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截至2017年8月,围绕惊天考古发现海昏侯墓这一主题,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13种图书(其中6种实现了版权输出)、1部网络大电影、百余种文创产品;此外,还有多种图书在创作或编辑过程中,1部院线大电影已完成剧本创作,1部电视剧正在筹划中。


  毋庸置疑,海昏侯已成为江西文化的一枚大IP。中文传媒着力对海昏侯主题进行全媒体开发,不仅出版了多部图书,还加紧推进影视、动漫、游戏、文创等多领域的开发运营。江西出版集团党委委员、中文传媒总经理傅伟中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契机,构筑西汉历史文化出版高地,打造江西历史文化‘新名片’。”


  提早动手策划选题


  中文传媒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集中推出一批海昏侯主题图书,与他们的出版敏感和提早策划不无关系。傅伟中告诉记者:“在2015年11月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启动后,中文传媒便密切关注考古事件的最新进展,立即与组织发掘部门和相关学者取得联系,探讨部分选题的可行性。”


  2015年年底,中文传媒组织旗下各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连续召开海昏侯主题图书选题策划会和编辑沙龙,依靠强大的作者资源储备和鲜明的地缘优势,制定海昏侯及西汉历史文化主题出版中长期规划,策划了一大批站位高、能落地、题材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海昏侯主题图书。


  对于已通过论证的选题,中文传媒将其纳入公司重大出版工程种子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投入,及时对已立项项目进行滚动式调度,全力推进海昏侯主题图书的出版工作。


  中文传媒向记者提供的统计表显示,中文传媒已推出13种海昏侯主题图书。从表中可以看出,中文传媒旗下有7家图书出版社,其中有5家参与了海昏侯主题图书出版。


  5家社共出书13种


  已出版的13种海昏侯主题图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对考古成果的展示,也有对标志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更有对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


  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创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的《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成为海昏侯主题图书中的现象级畅销书。该书责任编辑谈炜萍告诉记者,该书上市当月便成为开卷畅销书排行榜传记类图书榜第一名,至今已售逾17万册。该社联合黎隆武举办“讲好海昏侯故事”讲座近百场,足迹遍布海内外。该书是黎隆武“天子三部曲系列”第一部,第二部《隐形天子霍光的前世今生》也已于今年1月出版。


  江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了4种海昏侯主题图书,该社总编辑游道勤向记者一一介绍,包括以图录形式反映海昏侯国重大考古成果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全面解读海昏侯墓主刘贺的历史著作《传奇刘贺:从昌邑王、汉废帝到海昏侯》,以及专为小读者出版的儿童幻想小说“海昏之谜”丛书的第一本《海昏国历险记》和第二本《四国奇遇记》。


  江西教育出版社率先推出的海昏侯考古发现“第一书”——《发现海昏侯》一年内重印4次,之后该社出版了《刘贺证史》《纵论海昏——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其中《发现海昏侯》《刘贺证史》的有声书登上了中国移动咪咕阅读平台,每月均有可观收益。


  此外,江西美术出版社借助美术出版的优势,出版了附有大量高清图片的“图说海昏侯”丛书3卷本《刘贺其人》《刘贺其墓》《答疑三十六》。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由江西作协副主席程维创作的长篇小说《海昏:王的自述》,该书责任编辑程玥告诉记者,图书入选了2016年度“华文领读者·年度好书榜”。


  多部图书等待出版


  海昏侯主题图书的“出版热”还在继续,中文传媒旗下3家出版社将延续相关题材出版,其中不乏重头图书。


  江西教育社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手记》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布衣天子刘询的前世今生》已经进入编辑流程,即将出版。前者将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主持海昏侯国考古发掘工作的杨军领队历时5年的考古发掘历程,后者系“天子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


  江西人民社的《五色炫曜》增订本也在编辑过程中。游道勤解释说:“这次增订增补了后来发掘的文物的照片,这也是一个中英文对照本,为版权或实物输出海外做准备。”江西人民社还将用3年时间出版“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的成果汇集,共8册,涵盖海昏侯墓研究的诸多方面,将由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编写完成。”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也有一个大的出版规划。针对不同的受众,该社将陆续推出《海昏侯的财富之谜》《海昏侯的葬制之谜》《海昏侯的木牍之谜》等书,还将推出作家孙海浪创作的大型历史长篇小说《海昏侯刘贺惊心动魄的二十七天》《海昏国寻宝记》等,形成海昏侯系列产品集群,将该主题出版做到极致。


  6种图书输出版权


  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不仅在国内掀起了“出版热”,也吸引了日本、韩国、印度出版商的关注,他们纷纷购买版权,翻译出版。可以说,“海昏侯墓”已从考古事件升华到如何向世界讲好海昏侯故事,向海外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层面。


  江西教育社版权经理刘孟淳告诉记者,通过去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中韩图书版权贸易交易会,该社将《发现海昏侯》版权输出到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韩国未来出版社、日本东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刘贺证史》版权输出到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这几个国家和中国文化相近,他们对海昏侯墓很感兴趣。日本东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我们的书出版之前就主动向我们了解相关出版信息。”刘孟淳说。


  无独有偶,江西美术社的“图说海昏侯”丛书3卷本也是在出版之前就受到日本株式会社树立社关注,该书责任编辑黄润祥告诉记者,“树立社之前跟我们有版权贸易,他们通过咨询我社得知我们将出版这套书,就有了版权引进的意向。书正式出版后他们引进了版权。”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也在海外产生较大反响。此书出版不久,香港中和出版社捷足先登,获得《千古悲摧帝王侯》繁体字版权,并在2017年6月举行了中文繁体字版新书首发式暨图片展,在血浓于情的香港民众中掀起了一股海昏侯热。在2016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黎隆武与韩国树木发展出版社社长金明淑签署了韩文版出版合同,标志着这本书正式迈出国门。


  全媒体开发文化产品


  中文传媒对海昏侯主题进行了全媒体开发,除了出版图书外,还在推进影视、动漫、游戏、文创等多领域的开发运营,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创意文化的核心增长极。


  《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优质IP。据谈炜萍介绍,根据该书改编的网络大电影《海昏侯传奇之猎天》已于今年6月23日在爱奇艺播出,点击量突破千万,该系列的第二部也在制作中。此外,该社与上海电影集团合作投拍的院线大电影《海昏侯密码》已完成剧本创作,同名电视剧亦在筹划中。


  此外,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经营有限公司还开发了海昏侯主题的文创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徐玫告诉记者,艺术品公司2016年8月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成合作,取得海昏侯考古成果衍生文创产品开发授权,至今已研发出“再现海昏”系列文创产品百余个品种。在深圳文博会、艺术江西博览会等展会上,“再现海昏”文创产品受到众多“海昏迷”的热捧,创造了良好的品牌效益。该系列文创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年来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