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北京国际图书节凸显国际化平台功能

2017-08-30 10:04:51 网络

  北京三个文化带精品出版物展示展销。本报见习记者 张君成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张君成 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多元创新的现代活力,北京国际图书节是两者的集合。我期待北京国际图书节走出中国,与世界更多国家擦出火花。明年它就可以在我的家乡埃及举行,相信会非常受欢迎。”8月23日,汉学家艾哈迈德·赛义德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道。


  诚如艾哈迈德·赛义德所言,以“书香迎盛世 融合展辉煌”为主题,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以国际化文化交流的姿态,吸引着国际出版人与文化人的关注。它不仅延续着自1991年创办以来“融合创新,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办展理念,而且还以突破自我的态势,将自身打造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展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延续书香


  创新业务模式


  继承与创新,是对本届图书节最好的形容。延续书香北京文脉,是北京国际图书节一直以来的目标。家住顺义区今年66岁的牛大力已经连续3次参加北京国际图书节,每次他都觉得不虚此行:“这里面展示的都是催人奋进的好书,传播正能量,更提了咱老百姓的精气神。”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烁介绍,本次北京国际图书节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特别设立了“喜迎十九大 浓墨颂辉煌”主题展区,展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包括“京津冀”“一带一路”以及“纪念建军90周年”等方面的一系列精品图书。


  除了延续书香,本届图书节又有许多新突破。为了提升北京国际图书节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今年首次邀约出版业的品牌访谈活动——“红沙发”访谈入驻,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出版人解读中国出版业的前沿趋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


  除了在文化建设上勇于突破,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更是在业务模式创新上另辟蹊径。本届图书节,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北京银行达成了支持北京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5年为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企业提供人民币500亿元意向性表内外授信额度。


  对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延续与继承,杨烁进行了总结:“我们要以举办国际图书节为契机,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沟通中外


  搭建交流平台


  随着北京国际图书节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深度融合,北京国际图书节沟通中外的国际交流平台价值也愈发凸显。89个国家,2400家参展商,让北京国际图书节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


  科威特国家文化艺术文学委员会图书展览司司长、科威特国际书展主席萨阿德·安泽认为,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京举办图书节不仅是推广阅读,也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北京国际图书节是一个轻松自在的国际交流平台,任何学者与专家都可以来到这个平台进行交流。”


  阿联酋沙迦国际图书展副总协调法迪勒·艾布赛姆认为,北京国际图书节立足产业定位,让整个平台更具高度。他告诉记者,通过出版文化交流,北京国际图书节架起了多个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交流的桥梁。


  墨西哥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总经理何塞·玛利亚·卡斯特罗对于北京国际图书节这个文化交流平台非常认可:“比起商务洽谈,北京国际图书节更注重文化交流,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他认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寻求的就是认同,而北京国际图书节将认同的空间扩大。


  融合展示


  聚焦创新成果


  此次,北京国际图书节也集中展现了北京文化出版融合最新进展,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如首次设立的数字体验互动(AR/VR)展区,共引入了19家国内优秀的、与图书出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有关的一批AR、VR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


  除了最新技术与出版结合成果,在融合发展成果展示区,前来参展的龙源期刊、天闻数媒、维旺明3家出版园区企业,均展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展区内数字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满足读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而各家参展商推出的“场景化内容产品”以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为载体,用全新的理念和音视觉呈现方式,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内容产品服务。


  相对于传统出版物单一的表现形式而言,这种融合展示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数字出版丰富的表现形式一定会给出版业带来更多的惊喜。


  除了融合成果展示,北京国际图书节还对北京实体书店的蓬勃发展给予呼应。在图书节上,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展示了北京发行集团设计的社区书店新型样板间,多元经营扎根于社区,充分发挥了科技在实体书店发展中的作用,帮助读者获得极佳的体验。“这个模式可以嫁接更为多元的业态,并可以有效地推广下去。”李湛军说。


  记者看到,雨枫书馆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上推出了“实体书店孵化平台”解决方案。雨枫书馆营销总监赵昆表示,希望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影响力,为书店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