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李文:踏实编好每一页稿

2017-12-12 10:41:16 网络

  
  “编辑不仅要为书稿文字负责,还要具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图书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 李文

 

    入职不到5年,第一次参加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就获得编辑个人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编辑李文的表现可谓惊艳。难怪颁奖仪式刚结束,就有同行找到李文,向她表达敬佩之情。

    “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奖,参赛的时候也没把它当作考试来看,就是按平时工作那样做。”李文说自己能得一等奖,可能是因为带着一颗平常心。

    这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背后,是李文为准备这次考试的辛勤付出,更是来自她平时一部一部书稿的积累。

    自己跟自己较劲儿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李文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多看稿子”这几个字。4年半以来,作为文字编辑,经李文手编辑的图书已经超过60本。

    让李文印象最深的是入职后编辑的第一本书《经学与建国》。这是一本繁体字图书。拿到书稿,李文在仔细看过两遍之后,信心满满地把改过的稿子交给了终审老师。拿到终审后的稿子,李文震惊了,原本自己认为已经没什么疏漏的稿子又被改成了“大花脸”。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编辑这个行业学问很深,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真的特别不容易,我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李文暗暗下定决心,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向终审老师看齐。

    目标设定后,李文开始跟自己较劲儿,社里举办的培训和讲座,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听;各类工具书和常用标准规范摆在案头,发现问题马上查询;编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终审老师请教。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李文编辑的书稿全部通过了社内严格的质检流程,并获得优良成绩。

    在不断学习中有了“职业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经连续3届问鼎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团体一等奖和编辑个人一等奖。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李文常说自己还是一名新编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如何加强学习?她的答案又回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编稿子上。

    《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是李文参与编辑的一套书,书中有不少卧排图,排版时这些图的方向都颠倒了,因为之前对图表接触比较少,李文在编辑时没有看出这个问题,终审老师发现了错误,给她讲解了卧排图的编排规则。李文借这个机会翻阅了相关规定,把插图、表格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一一捋清。这件事给李文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意识到编辑不仅要为书稿文字负责,还要具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图书质量。”李文说。

    自小对文字敏感的李文笑称还没从事编辑工作,就已经有了“职业病”,比如逛街看到招牌上有错字就会难受,还比如自己聊天打字的时候从来不打错字。这份对文字、对图书的浓厚兴趣,也让李文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后,直接选择进入出版社工作。

    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社领导和李文的同事都为她感到开心。她谦虚地说成绩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稿子还是要一页一页看,我也会一直向比我优秀的人学习。既然这是我的工作,那我就要尽全力把它做好!”李文说。

    业余时间,李文坚持练瑜伽已经有三四年时间,因为编稿子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这项运动可以很好地强身健体。“不过,我对稿子老是放不下,放假的时候、出去玩的时候,心里会一直惦记着稿子。”李文说,“好在我喜欢看书,性格又比较安静,当编辑可以说是把工作、兴趣和性格结合在一起,因此工作的过程我同样很享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