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最美的青春》聚焦塞罕坝精神

2017-12-13 09:18:33 网络

    本报讯 (记者李婧璇 王坤宁)塞罕坝精神,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12月9日,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塞罕坝精神学习交流会在京举行。

    《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几代造林人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讲述上世纪60年代初,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等为代表的林业大中专毕业生,与河北省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响应祖国号召共同开荒造林的故事。

    “主旋律创作要想入耳、入眼、入心,就要在创作中入情、入理,用艺术手法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与会者认为,塞罕坝不仅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精神的地方。反映当代精神是文艺创作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文艺工作者要通过优秀的作品展现时代的温度和文化的高度,创作出记录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据了解,该剧是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以及河北省委宣传部的重点影视剧项目,由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3个多月的时间里,剧组辗转承德塞罕坝、内蒙古乌丹等地进行取景拍摄,目前转战到北京的影视基地拍摄部分戏份,之后还要重返塞罕坝拍摄雪后场景。

    为了还原60年代塞罕坝的恶劣环境,剧组深入内蒙古乌丹玉龙沙漠实地拍摄。因为身处户外,全剧组只有一口锅,每次只能做一个菜。“折腾”只为“真实”与“还原”。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靖宇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员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也只有真实,才能对得起50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杨勇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深入采访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反复研究、润色剧本,几经打磨,深挖塞罕坝精神,只求把塞罕坝的故事讲好,用文艺作品向塞罕坝造林人致敬。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佳琛、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烁、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等参加座谈会。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