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念念敦煌——丝路上的美学源流》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了闭幕式,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王幼平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双方一致肯定并赞扬了本次展览及系列活动的创新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希望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次展览及公众体验系列项目由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平台联合主办,主要展出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念念敦煌”工坊中艺术家们的手工作品。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奉行“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将古典之美与当代时尚融合于展览中,首次在展厅悬挂多件羊毛丝绸纤维作品,并点缀来自西北沙漠的植物与岩石,以营造唯美的观展体验;此外,展览中特开辟一个单元重点推介敦煌研究院耗费数年心血创作的数字媒体阐释影片《舍身饲虎》与《降魔成道》。现场放送多媒体影像,并展示了影片背后的手稿、脚本等精彩创作细节。观众们还在展厅中体验了为展览特别制作的手翻书,感受数字动画中的经典镜头从荧幕跳跃到纸面的乐趣。
本次展览举办了一系列公众体验项目,也收获诸多好评。11月5日,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陈海涛副主任在赛克勒北厅进行了题为“敦煌艺术经典数字媒体阐释——以莫高窟254窟《舍身饲虎》、《降魔成道》为例”的讲座,与观众交流关于古代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陈老师认为,敦煌艺术经典的推广,本质在于构建达成敦煌艺术与当今日常生活美学更紧密的联结。
11月下旬的周末四天,赛克勒博物馆内连续举办了两期多场“指尖上的敦煌”手作工坊,敦煌研究院陈琦老师先后带领体验者亲手制作羊毛丝绸及传统型染作品。敦煌壁画经典颜色、造型、题材等元素融入耐心加工而成的作品,带给观众更深刻而持久的文化体验。
本次展览及活动是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一次全新形式的合作,双方都关注在研究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利用,提升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影响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