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写实艺术过时了吗?

2017-01-22 15:29:10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速度更是让世界所关注。但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全球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也同期步入了调整,从前几年对“85 新潮”时期二、三线艺术家的大量挖掘,到70 后的“卡通一代”、再到现在的“抽象与当代水墨”,当代艺术市场一直处在板块轮换的状态。

  尤其是近二、三年间,不管是以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均为代表“F4”,还是以刘小东、刘野、刘炜、曾梵志为代表的“新F4”,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逐步进入一个“拐点”。然而,当代艺术从不缺少明星和热点话题,市场不断发掘新成长出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千万级的作品不断涌现。但寄予希望的青年当代艺术家们也是争议不断,市场对其展览的乱象,价格的哄炒,市场的倒挂,操作的模式等问题的批评也变得越发突出。尤其2015 年春拍发生的“作局”乌龙事件,更是对市场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信心产生了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写实绘画却远离纷争和喧嚣,虽不及当代艺术市场的风靡云涌,还被新潮流描述为“过时的艺术”,但写实绘画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的重要力量。收藏家唐炬一直以写实油画收藏为主要的目标,他说“中国的架上绘画到目前为止基本面貌仍是以写实为主,即便一些前卫作品其绘画手法也是写实的。写实绘画有现实意义与价值。他们在某一个阶段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平衡话语权。”邵大箴、贾方舟、杨维民、费大为等艺术批评家也对中国美术史及写实绘画艺术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写实绘画领域分为“中国传统绘画”、“西方写实绘画”、“当代艺术”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三个系统在不同时期产生,却又同时并存,既互相矛盾也互相渗透。

  中国写实绘画历史的传统与发展——从古典到现实

  写实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早期徐悲鸿将西方写实绘画理论推广到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引入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文革”时期“红、光、亮”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写实绘画逐渐成为中国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使在“85 新潮”之后,受到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冲击下,写实绘画仍然在艺术主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同时也得益于意识形态的认同。时至今日,写实油画在中国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艺术家冷军说:“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中不过于追逐无畏的新奇,偏向挖掘形式背后的深层次价值,这使得中国写实油画有内涵要挖掘、没有内涵创造一个也要挖掘。”

  早期中国写实油画以法国和苏联“学院派”绘画为主,并逐步兴起以学院为基础的新写实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其中,以中央美院的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中国美院的全山石等,以及他们的学生杨飞云、王沂东、朝戈、徐芒耀等学院艺术家为代表,同期80 年代四川美院、中央美院又出现了一批以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陈丹青等艺术家为代表的从“伤痕美术”到“乡土写实绘画”的“新现实主义”。

  进入21 世纪前十几年间,艺术市场伴随着各路资本的进驻和撤退,写实绘画表现相较于当代艺术更为稳定,靳尚谊、陈逸飞、罗中立、陈丹青、杨飞云、冷军、何多苓、艾轩、程丛林、王沂东等艺术家的早期写实油画作品已成为学术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志。

  青年当代写实艺术的探索与创新

  从写实到观念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老一辈艺术家,到50、60 年代学院派的中生代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当时对绘画艺术追求的高度,在中国美术史上确立了重要的学术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还需要继续梳理写实绘画的艺术脉络。改革开放孕育出的新青年写实艺术家则顺应了当下市场的需求,适时而生。在其推动下,以70、80 年代出生的青年艺术家群体逐步崛起,标志着中国“当代新写实”艺术发展的希望。其中,以70 后吴成伟、王晓勃、曾传兴、范明正、唐伟民、余含兮、薛广陈、来源、蔡杰、马精虎,80 后陈承卫、周松、彭斯、张飞、王龙军、王能俊、李华琪、赵新雨、周梅元、岳小清等一批新青年写实艺术家为代表。他们弘扬着新古典精神,自发组成具有学术意义的“80 画派”、“新经典画会”、“新具象油画沙龙”等绘画组织,致力构筑传统写实绘画新语言,在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写实艺术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融合与交汇“超级写实”“观念写实”“新表现写实”等当代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思路。

  他们的油画秉承了前辈艺术家学院画风的传统,同时还吸取了刘小东等当代艺术家为代表的“当代新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与注重图像和符号的当代艺术家不同,他们更注重新古典技法,并在光影与造型方面深化新写实的表现力,在继承新古典与新写实风格方面,探索较为观念性的艺术形式。比如陈承卫《大民国》系列作品并非简单意义的再现民国历史,而是对当下大时代环境下的一种“自我”解读,通过对新旧历史时期的穿越,折射出对当下时代的思想碰撞,从而在内容上产生“戏剧化”冲突,表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主观批判,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比如王晓勃《胖女王》、曾传兴《纸新娘》、范明正《童话》、王龙军《神秘园》、马精虎《新八仙传奇》等系列作品,则通过对人物虚拟与现实场景的刻画,凸显对事物的某种遐想、荒诞或梦幻的表达,对人物的叙事性,来展现一种“情景化”的人文情怀和现代观念。

  再比如吴成伟《惠安女》、唐伟民《藏女》、来源《寂静》、周松《梦》、彭斯《男肖像》、张飞《背影》、岳小清《少女肖像》等系列作品,则保持了超级写实和传统写实的绘画手法,突出以视觉与空间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图式上更具有“情感化”的审美情愫。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曾讲过:“具象油画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不要把具象油画只看成‘写实油画’。写实是风格,具象是形态,形态比风格的纬度更大,具象更加开阔,通过塑造形象表达主题。”

  这部分青年艺术家经过几年的创作沉淀,个人风格逐步趋于成熟,他们的作品从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摆脱了传统意识的束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使得有了更为出色的创作和驾驭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