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2017-01-27 09:29:41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艺术家徐文涛

  1968年  生于武汉

  1999年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硕士学位。

  1999年 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7年  获得美国FREEMAN基金会奖于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访问交流

  2014年  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银奖

  现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

  作品收藏: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南京海德美术馆

  徐文涛专访:

  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文/宋磊

  “身体”置于不同环境中,其意义不再仅是肉身,它们或卧于水波中,或摆出暧昧的姿态,或被具有现代感的视觉元素重新挪用、分割,它们在艺术家手中被构建成内涵深厚的“身体景观”。

  2016年10月,艺术家徐文涛迎来他的国内首次个展——《身体景观》,展览是他1999年至今作品的阶段性展示。徐文涛并不是位多产的艺术家,但多年来,他精心描绘一个个意味深邃的图像,一件件体系严密、脉络清晰的作品,足以证明他艺术路上脚步的坚实。

  “展览既是一个总结,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徐文涛说。

  熟悉徐文涛艺术的人,一定对他那些“写实”身体印象深刻,那些逼真又有意味的“身体”给他带来成功和广泛认同。但是,如果你走进《身体景观》展厅,你会发现徐文涛近年不一样的另一面。身体不再是画面的唯一主体,也不那么逼真,它们被画面上的色块、网格、笔触、点阵等遮挡、分割,充满现代视觉特征,并弥漫一丝不安与神秘。这些画面与他早期作品迥然相异,显然,他不是那种会被符号、图像固化的艺术家。

  正如展览前言中,策展人冀少峰写道:“他由身体叙事逐渐转向社会叙事……”,徐文涛近期的绘画在努力于社会、现实产生更多关系。画面中的人物由某些经典图像挪移而来,包括马奈的《草地午餐》、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海明威半裸新闻照、约翰·列侬裸身与妻子相吻的影像等,“身体”与所处的环境产生某种对抗关系,成为一个矛盾的存在,徐文涛将这些画面引入与当下生活相关的思考中。画面依然与身体相关,而身体背后的意义、解读空间更加深远。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徐文涛在工作室接受艺术+专访,他说,社会化转向让他的创作视野更为宽阔,一个真正与时代紧密联系的艺术家,其创作从来不会固步自封。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对话徐文涛:

  (艺术+:下称“艺”,徐文涛,下称“徐”)

  

  艺:新系列有很强的波普感,怎么会趋于波普?

  徐:其实我没有刻意波普化,只是很多人有这种感觉。

  我一直对身体比较关注,慢慢地,我的目光不想只停留在身体的自然属性上,而想扩展到社会属性上来。在社会化的语境下,图式、语言自然会与现代视觉特征相关。

  波普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国内很多人对波普艺术的认知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比如平涂、字体叠加等,这些只是它的外壳,其实波普的真正内涵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相关,伴随工业文明而产生。现在的艺术家大多在消费主义观念下进行文化输出,无意识间,作品可能就是波普的,不需要刻意为之,因为这个时代就有明显的波普特征。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一次谈话》纸本丝网,丙烯  105x70cm  2016 ▲

  艺:近年作品从视觉上跳跃巨大,这是一种与过去的割裂吗?

  徐:每个时代、每代人教育背景不一样,其作品产生的方式也不一样。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教育背景是学院派艺术体系——讲究造型写实功底、强调创作的经典性,我自然对绘画性的东西相当迷恋。但是,艺术的发展始终是变化的,不同教育背景、经历的“新人”会让艺术的表达发生巨变。如今,一批融入全球化视野的年轻艺术家,其表达方式更具有时代性,令我有所启发。

  十多年前,艺术家只要有自己的绘画面貌、符号、标签便能很快被观众记住,但也很容易固化艺术家的思维,这样下去,他们的艺术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渐渐边缘化。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写实积累,近几年,我想在某些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当然,有些成功的艺术家,可以一辈子画一样的画,但我不能。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你的身影》 纸本丝网,丙烯  105x70cm 2016 ▲

  艺:六年前与您的访谈中,感觉您是一个坚守写实的画家,如今的偏离,是否代表您对写实绘画理解的变化?

  徐:没有。我觉得写实的表达力量依然很强大,还可以做下去。只是,现在的我觉得,写实应该在当下的情境下,寻找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如果精力允许,我依然可能回归写实绘画,但是,会在某些方面进行变化,比如在画面中增加一些解读障碍,让画面的解读不被局限,蕴含更多可能。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便已消逝,便已离开》纸本丝网,丙烯  105x70cm 2016 ▲

  艺:从单纯的油画,过渡到最近的丙烯、丝网版画等新媒介,这种转变与表达的关系是什么?

  徐:相比油画,丙烯和丝画版画创作时间相对较短,适于及时表达。同时,转换媒介可以消解我某些既有的作画习惯。我曾受过多年油画训练,在更熟悉的油画语言中能顺利推进,但也很容易陷入一些惯性的思维和程式中。更换媒介后,那些机械化的的东西被极大消除,画面能产生一些新鲜的意味。此外,丙烯和丝画版画也更适合平面化的表达。

  

徐文涛:以“身体景观”转入社会视野

  《扭曲》纸本丝网,丙烯  105x70cm 2016  ▲

  艺:新作中,身体已经不再是画面主体,它们在画面中变小、退却,如此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