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山村,那口寂寞的古井

2017-12-24 08:00:03 网络

我的家乡在清镇市巢凤社区布依寨,村子东边有一口古井,年年岁岁依偎在境内唯一的河流——高坝河的身边,不论干旱时节或是梅雨季节,默默养育着附近村寨的先民和他们的子子孙孙。

不知道这口古井有着怎样悠远的历史,只听父辈们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就已经算得上是一口功能齐全、造福一方的水井了。古井由三个方形的出水口从上往下一字排开,相连而成。随着地势的渐次降低,三个出水口的作用也依次改变:第一个供人们饮用,第二个用来洗菜,位置最低的一个,用来清洗衣物或是在夏天供大人小孩洗脚。青石垒砌而成的井台,经岁月的洗礼和来往行人的踩踏,早已光滑如玉,纹路沧桑。每一个出水口的底部都有泉眼;从上至下,泉眼也渐次由大而小。每个出水口的内壁上都长满了西洋菜,井水冒上来,西洋菜就在水里飘摇游弋,好像一群欢快的小鱼在嬉戏玩耍,又好象是在默默地告诉大家:这平静的泉眼里涌动着古井对村民的无限温情。

井水是村民们不可或缺的宝贝,古井旁挑水的、洗菜的、洗衣服的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从不缺人气。寨邻们几乎天天都要在这儿碰面,虽说匆匆忙忙,却不会忘记互相问候,交流感情。最热闹的是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农人牵着牛从地里回来不约而同地到井边饮水。一桶桶井水倒在水井旁不规则的石洞里,渴了一天的牲口“咕咚咕咚”饱喝一顿后抬起头拉长声音叫唤几声,惬意地跟着主人回家。月色皎洁的夜晚,透过寂静的夜空,井台边总会有捶打搓洗声不时响起。山村的女人们白天实在太忙了,她们只能就着月色浣洗衣裳。农闲时节,女人们索性带着孩子,三三两两相约到古井边一起洗衣、洗菜,家长里短,有说有笑:说说今年的收成啦、孩子的学习啦、张家喜事李家好事啊,欢笑声传出很远很远,此刻,古井成了女人们调节情绪、增进友谊的场所。我们小孩则在旁边嘻戏打闹。要么用大人倒出的水相互泼洒,要么顺水开路,看看谁的水流得长,谁就像获胜一样兴奋不已。有时还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放上纸船,让它顺水流向快乐的地方。那时的我们缺少玩具,但不缺少快乐,身边的一切随手拿来都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满足。

孩提时代,大人担水,我就常常跟在他们身后,边走边玩边看。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好奇的我总想试着为大人们减轻负担。于是,放学后,约上小伙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就去担水。由于家里的水桶都是木制的,又大又重又高,第一次担水,瘦小的我只能自制一副“简易水桶”:用两根麻绳,分别拴在两个塑料桶的提手上,另一头缠在扁担的一端,一副简易水桶就算大功告成;我晃晃悠悠挑上肩,然后喜滋滋地加入到担水的队伍中去。

古井的水面离井口不是很深,打水比较容易。我独个儿学着大人的动作,摘下水桶,揭开桶盖,小心翼翼地走到井边,左脚半蹲着,右脚靠在井台上,一手扒着井台,一手用力将水桶摁进井里,水就汩汩地钻进我的水桶了。一担水差不多有三十来斤,初次担水的我,用扁担上的绳子牢牢拴住水桶。然后,弓下腰把扁担搭在肩上,两手握住绳子,屏住呼吸用力把身体往上一挺,哎呀!挑是挑起来了,可肩膀压得生疼,我摇摇晃晃地向前走了几步,只觉得两腿发软,肩膀发麻,气都喘不上来,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往前挑。尽管有盖子盖着,水桶里的水还是不听话不时往外晃出,走在路上,每跨出一步,都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担到家中,一担满满的水,也就所剩无几了。但当看到自己担的水“哗哗”地倒进水缸里时,那份喜悦、那份成就感油然而生,于是又平添了几分继续担水的勇气和动力。一次次的担水,一次次的尝试,多年以后的我,担水早已有模有样。回想一路的艰辛,好比人生的道路一样,不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吗?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村里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手压水井,这时,很少有人再到古井担水或洗衣了。再后来,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也有了全自动洗衣机,这时,似乎更没有人会介意古井是否存在。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古井由盛到衰,它似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那口井被盖上石板,成为历史的标本。再后来,因市政建设,新修白马大道,那口井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古井消失了,连着村民内心深处温暖的记忆也慢慢地消失!

如今,古井没了。古井的消失,固然昭示着家乡的繁荣和富强,但对我来说,欣喜之中是否依稀包含着一种惋惜?古井不再关乎村民们的生计了,对山村人家,是不是也意味着失去了一种古老的原始风味、一份淳朴的情感依存呢?

作者简介:郭忠静,女,布依族,省散文学会会员,贵阳市、清镇市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四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有散文、小说、发表于《贵州民族报》《贵州作家》《贵州都市报》等报刊。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