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术 >

“舞动符号…”从波洛克·米罗到陈伟农

2017-03-01 09:38:09 

  “我处理的是自然的节奏,我由内而外地工作 与自然完全一致”

  ——杰克森.波洛克

  身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和博学的人,陈伟农清楚意识到他自己的手势、他的创新和他的影响范围。符号诞生、存在、死亡与再生;所有存在,所有创作的周期。这书写的过程不单是物质的,不仅是墨水在纸或绢上划过,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交织的字体、简单或强烈突出的曲线,用于界定游戏创造构成的节奏的表面; 这些符号将载体变换成非形象的表面,黑色与白色,单独或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的对过去的参考、旧习惯以及概念框架的破坏者,为了拓展事物那深不可测的区域。

  陈伟农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憑藉他对艺术的研究、他显赫的师承、他对古代作品的临摹,他开创了个人的书写方式;一种强烈与积极的书写方式,一个包容不同节奏的空间,有着无限放射或爆裂的可能。符号(聚合、相连、相接的符号)的炽热中有一种如此强烈的能量。生命在此永不熄灭,她高声呼喊,我们可以说她吶喊着,在我们眼前跳跃。线条既神经质,又紧张、优雅;精炼的轨迹,如同刮肉见骨,如同成为生命本身的团团火焰。

  直接如同陈伟农的繪畫语言,随处可以读到,人人都可以读到;不过时的、超越年齡的、屬於任何时代的语言,轮廓线中有着强大的效能。全然个人的与当代的符号。永不呆滞或固定的创作,但相对又有着某一种生命的沉重,「仍活动着的」轨迹,因为陈伟农从不安于惯性,不安于「已看过的」和「已做过的」,也不曾在他的技巧上停顿,他长期的实践以及他的坚信,如同最伟大的,如同他的同僚米罗与波洛克,我会进一步说空间上的接近度,他永远都在窥伺埋伏;他永远诘问自己,在自己的领域,警戒与攻击。

  对少数当前的画家来说材料占据重要的角色。陈伟农属于其中一人,自然感染他而他将属于自然的语言转化为符号与节奏。他在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不只是东方的传统,也是世界绘画的传统中。他是难得的画家之一,在达到盛名的同时,仍能自觉地避免熟练的公式,避免重蹈熟知的与已庸俗化的路径;他懂得保有自己的力量并自我垂问。他的艺术不断增强。他的作品并不孤立,他将它们以系列呈现,从疯狂的精力,从空间惯常的价值,从光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用墨汁和油彩表达的世界。每一件作品都如此包含了完整的真实。

  陈伟农以似乎从没画过的态度构制每一作品。绘画对他来说不是创作绘画之美的手段,而是他存在于世界的方法。塞尚说「自然从不在表面,而在深处」,陈伟农为了找到这深刻处而创作;他喜欢这未定的结局,这斗争,这恒常的追寻。因为认识传统,他才能怀疑可以使他很快僵固的传统,他知道说不!!我们且严肃一些——,重要的画家如他没甚么可以从我们这儿学习的,这他早已知道。假如他热爱巴黎,在此不定展览与固定居住,是为了气氛,是为了美术馆与古迹与街上的表演。在巴黎或在中国,他寻找他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说是确认却更像在寻求深化。

  陈伟农在他的创作中实现了了不起的壮举,这让他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艺术家。他创作的作品以他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的人诉说,为了东方与西方之间一次积极的相遇,比隐藏这永恒的游戏走得更远——隐藏,是永恒的误会。他的书法是颤动与生动的回声: 轰鸣声、耳语、颤抖、声波,所有生命的脉动过渡到他精力才华洋溢的不停回旋的漩涡中。诗人、画家亨利.米修「我想要描绘存在的意识与时间的消逝,就像要为自己把脉」这段话似乎就是他写的。在这个探索中陈伟农投入自己最佳的状态,他身为人以及做为艺术家的意愿,他生活的与绘画的理由,全然真挚诚恳。且让我们倾听他,用眼和心来观看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窥看我们这个时代最真确与最强烈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我大声说出的他的前辈波洛克与米罗并驾齐驱;与前者他有着相同不竭的生产力,在一件接一件的作品中创造生命与灵动;紊乱、苦恼、杂草、波涛与滚滚而来的浪、星火、其它形式的火、裂缝。一如波洛克陈舞动符号,他围着他的作品,在最全面的自由、热忱、创作冲动中舞动;跟波洛克一样陈超越界限,超越陈腔滥调。一九四七年波洛克不就说过「当代艺术最基本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特定国家的独有财产」。这两人都是属于全宇宙的巫师。

  但陈伟农的艺术与米罗也有亲缘关系,他们的象形文字都是突然间赋予个人生命的笔法,在他们自创的空间中演变。这个加泰隆尼亚人和这个中国人的艺术都是生动的,有无限幻想的天赋;他们给予轮廓线一种魔术般的效能,遗传自史前猎人在岩窟壁面留下的轮廓线,在西班牙,在俄罗斯,在中国,在一种迅速的充满能量的书法中,一些场景,一些概念,一个原初与永恒的神话。如同米罗,陈伟农的艺术是火,像米罗一样陈伟农在绢、画布或纸给予他声音详实的纪载,我们不会错过聆听他并在心中记下。

  陈伟农,如同米罗,生命喜悦与自由的画家,或如波洛克追寻隐藏的和谐,表象外其作品从不是偶然的成品,是属于当代创作的前端艺术家。他创造首屈一指的与清晰明亮的作品,完全让位于想象力,一个外扬、爆裂与激进的作品,一言以蔽之就是过目难忘。

  米歇尔.博波特(当代艺术专家/艺术史学者) 作

  2013年5月于巴黎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