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哲学 >

【钟祖流】做学问也不可“任性”

2017-06-10 09:51:18 网络
 

  “有权不可任性”,这是对官员运用权力的忠告。那么,学者做学问能不能任性呢?显然,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任性”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和研究事实,刻意提出学术“妄言”,意图借此声名鹊起、一炮走红。不仅如此,在其他同仁对其言论提出批评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抵毁前辈同仁研究成果,大有“真金不怕火炼”之势。其次,个人观念过于强烈,门户之见表现明显及学科专业歧视过重。部分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对于自己推崇的学者就大加吹捧,甚至出现互捧现象,而自己不熟悉或是不感兴趣的便批评无度。同时,各学科专业内部之间,常常有门户和所谓流派之见,小肚鸡肠,视他者为眼中钉、肉中刺;学科各专业之间也是极力颂扬自己的研究专业方向,对于其他则一贬再贬,散播“其他专业无用论”。当然,有适度的专业自信是可行的,过度和无度则是无知自大的表现。再次,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抢占学术空白。善于发现学术空白,找到学术生长点值得褒扬和学习,学术发展需要这样敏锐的学术嗅觉。但是,部分学者在发现学术空白之时,生怕同仁提前一步,在学术研究条件不够充分、学理不甚清晰、思考探求还未完备之时便急功近利、恣意妄为,胡乱提出观点和结论,且处处吹嘘标榜自我。这些,都会成为阻碍各学科各研究领域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要谨防学界“任性”态度的横行,就需要各学科各学者共同努力、共同维护,保持正确的态度。一要正本清源,从源头抓起。现今多数学者都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任教任职,在授业解惑之余,当对学生后辈传输良好的为学思想,以防患于未然。当然,这点多数学者做得都是相当到位,只是有极个别学者未能很好处理。二要端正态度,科学研究。对做学问而言,研究者的态度极为重要。学术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部分学者在研究之余难免心头郁结,在态度上发生变化。有一点需要注意把握:一旦踏上了做学问这条道路,心头就应当有所定位——我们做学问绝非是为了自身日后飞黄腾达,学问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远不是物质财富所能比拟的。学问是大家的学问,做学问也当为大家而做,为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才是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和崇高追求。因此,每个做学问的学者都须合理定位,戒骄戒躁。三要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学术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做学问不是一个人沉浸在学术海洋中就行,各学科学者共同构建起学术大环境,学者个人作为其中的个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抵制学界不良现象。学术生态环境的维护需要所有学者共同努力,针对部分学者“任性”现象,要积极抵制、教化、引导。

  做学问无疑要有坐穿冷板凳的意识和“铁杵磨成针”的坚毅品质,要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术研究过程;切不可任意妄为,因一己之私、一时之快而违背研究规律,破坏学术生态。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13日第713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