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大型传统文化普及丛书“九说中国”第一辑面世

2019-08-16 15:20:55 文汇报 

浩瀚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蕴藏丰富的人文宝库,如何吸引更多人读懂宝库华章?大型传统文化普及丛书“九说中国”第一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含《九个汉字里的中国》《民间传说里的中国》《寓言里的中国》《节日里的中国》《发明里的中国》《玉石里的中国》《九首古诗里的中国》《寺院映现的中国》《道观可道的中国》九种,在上海书展集中亮相。

丛书集结了叶舒宪、仲富兰、江晓原、胡晓明等学者,从文字、技术、建筑等九个线索切入,涵盖了中国文明中尤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九个维度。这套书预期推出多辑,每辑都策划出版九部单行本,从承载中华文化的细小局部和环节入手,解析最能代表中国气质、中国气象、中国气派的人物、事物、景物、风物、器物,梳理勾勒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灿烂文明。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和历史分期

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文化主题类图书,“九说中国”系列丛书在体例上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和历史分期,从文化表现的角度着眼,策划九大主题,每个主题下精选九个案例展开解析,五千年文明的核心元素与瑰丽图景渐次铺展,凸显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华夏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要在几万个汉字中间,选择九个字阐发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中国,是很费斟酌、不能讨巧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因为汉字重要。”《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作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郭永秉,最终选了“中”“国”“夏”“天”“儒”“礼”“法”“册”“民”这九个汉字,讲述古人的造字意图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

“万中选九”考验着作者的甄别力和魄力。丛书更多运用以点带面、线索交织的方式呈现不同子主题的文化图景。比如,《发明里的中国》聚焦九种古代发明的内容、传播与应用,包括历法、中医、印刷、纸币等,从中一窥中国科技史面貌及应用技术领域的成就。在该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教授江晓原看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品质,除了依赖财富、文化、忠诚、信念等外,还有个重要支撑——技术,从古代发明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创新基因。

激发读者对中华美学的情感共鸣

丛书的九位作者,都在各自擅长的主题或学术领域深耕多年,他们接力展开一场场“纸上导赏”,深入浅出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激发了更多读者对于中华美学的天然偏好与情感共鸣。

从阖家团圆的春节、中秋,到各具民俗内涵的清明、端午、重阳,《节日里的中国》系统梳理节庆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突出节日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凝聚力。学者仲富兰认为:“传统节日,既是中国人长期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在民俗风情上的投射。中国人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钟情团圆的美学和伦理观念,在节日体系中都有强烈体现。”

《民间传说里的中国》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打了个比方——在汉语文学史上,口传文学如同源远流长的浩荡江河,它足以与人们熟读并精研的精英文学或高雅文学并峙而立。“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并感受到劳动人民、民间社会、世俗生活以及日常现实的方方面面。民间神话、故事、传说、歌谣等不仅与历史上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迄今仍存在于当下日常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影响甚至塑造着中国人的生活观、情感观与审美观。”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