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讯 >

浙博将推蓝瑛特展:《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

2019-03-08 08:04:01 网络

  浙江省博物馆将于9月15日开展《 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展览不仅集中展示“武林派”画家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精品力作,还将展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等。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浙博此番将展出蓝瑛及相关作品共计六十件(组)。由于蓝瑛曾经摹写过《富春山居图》,所以浙博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也将在此次展览中一并展出。据悉,自1957年《剩山图》卷入藏浙博以来,其展出的次数屈指可数,2011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本次展览还将展出吉林省博物院藏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此卷也是难得一见的董其昌青绿山水代表作。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局部)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局部)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剩山图》卷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烬余本之前段。左上角有“吴之矩”骑缝白文半印,右下方有“其贞”朱文小印。是图虽为烬余本,火痕宛然可辨,然结构完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俨然富春在望。山势圆浑,树木葱郁,山头多矾石,山体以长短披麻皴画成,山脚、树根多以浓墨点苔,构成葱翠郁勃之态。随着江天逐渐开阔,山势也渐趋平缓,林间村舍旗亭掩隐,隔岸峰峦若隐若现,充分反映出大痴平淡天真,优美洗练的独特风格。

  展览将分“渊源有自”、“澄怀味象”、“赏石雅观”、“嘉木幽禽”、“山高水长”五个单元,梳理蓝瑛早年与孙克弘、董其昌等人的师承渊源、绘画创作(包括山水、树石、花鸟)、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影响。除了浙博馆藏的蓝瑛及相关作品,展品借展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国内十四家文博收藏机构。

明 蓝瑛《松岳高秋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明 蓝瑛《松岳高秋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渊源有自

  自宋室南迁以来,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至入元,作为南宋遗都,遂为遗民隐逸之士聚集地,成为江南文化重镇。明代画派林立,出现以地域命名的绘画流派,初期有钱塘人戴进依托南宋院画传统创立“浙派”;中期吴门沈周承戴进遗绪,上窥宋元,开“吴门画派”之先河;后有松江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影响所及,有清三百年。钱塘人蓝瑛(1585—约1666)脱胎于松江画派,兼取宋元诸家之长,一枝独秀,开创“武林画派”,与稍后的“金陵画派”同时并存,相互影响。

明 蓝瑛《万壑清声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明 蓝瑛《万壑清声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蓝瑛资质聪慧,从小喜爱绘事,得民间画师指点,训练有素,善山水,又擅人物、花鸟。蓝瑛成长的年代,杭州画坛原占有统治地位的南宋院体与浙派已经趋于没落,而曾经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也逐渐被松江地区的文人画风所取代。青年蓝瑛怀抱学习文人画理想情怀,离开家乡钱塘前往文人画中心松江一带游学,相继得到孙克弘(约1533—1611)、董其昌(1555—1636)、陈继儒(1558—1639)等名公硕儒的赏识与提携,跟随他们学习新兴的文人画理论和技法,在以后不断的交往中,他们都成为蓝瑛人生成长中的重要导师。

明 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180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明 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180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

  此图为董其昌根据北宋宰相韩琦所建昼锦堂和欧阳修所作《昼锦堂记》而创作。画面表现夏秋之交,一片茂林峦岫,意境平远开阔。此图技法独特,用笔细秀工整,山石轮廓线描很淡,几乎不见笔墨,而以深浅不同的颜色画成,用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兼用赭墨淡色,皴点晕染,色泽温润。气韵淡雅秀逸,是董其昌青绿设色山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卷珍贵之处还在于董其昌以行书抄录欧阳修《昼锦堂记》全文,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艺术杰作。

  题识:宋人有温公《独乐园图》,仇实甫有摹本,盖画院界画楼台,小有郭恕先、赵伯驹之意,非余所习。兹以董北苑、黄子久法写《昼锦堂图》,欲以真率当彼钜丽耳。董玄宰画并题。钤印:董其昌印(白文印)。

  董其昌倡导学习元人,对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推崇备至。受董其昌影响,蓝瑛师承宋元以来文人画的笔墨传统,尤其倾心于黄公望,由蓝瑛画迹可寻他三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黄公望,且贯穿其整个绘画生涯。

明 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轴 无锡博物院藏明 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轴 无锡博物院藏

  澄怀味象

  蓝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多以浅绛、设色为主,重彩青绿山水是其山水画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大量蓝瑛存世画迹,我们可以把蓝瑛山水画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二十岁左右至四十九岁)、中期(五十岁至六十五岁左右)、晚期(六十五岁以后)。

明 蓝瑛《溪山秋色图》卷 绢本设色 纵23.8 横180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明 蓝瑛《溪山秋色图》卷 绢本设色 纵23.8 横180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蓝瑛山水以宋元为宗,在晚明托古的时代,倾其毕生洪荒之力,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学习古人而又有所创新。作品多题仿某家之法,实则借托古之名,书写胸中丘壑,全是自家面貌。早期画风以冲和清简、笔法秀润见长,面貌与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颇相接近。中期由早期中锋秀润转向晚期侧锋粗笔的过渡阶段,呈现出一种综合的面貌,其画法糅合江浙两地不同风气。晚期是蓝瑛一生中最为精彩的时期,山水画已臻化境,到达艺术巅峰。而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水口流泉,蓝瑛仅寥寥数笔,即能绘出九曲叠瀑,声回空谷。

明 蓝瑛《溪桥话旧图》轴 绢本设色 纵172厘米 横6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明 蓝瑛《溪桥话旧图》轴 绢本设色 纵172厘米 横6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赏石雅观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