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兴文国泰民安,洮河欢歌前程似锦。4月11日下午,来自甘肃省作家协会、定西市及临洮县的3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及文化界代表齐聚临洮,围绕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展开首次研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陈玉福结合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的思想性、社会性、文学性、艺术性重点阐释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文艺创作三化、四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和观点。作家甘天枝介绍了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的创作情况。
陈玉福表示,甘天枝扎根高原三十多年,无论外界怎么风起云涌,他内心的那份宁静始终如初,心灵深处对草原、对牧人、对雪域山山水水怀有的那种特殊情愫始终不改,胸中那宽阔的向往始终不变,始终意志坚强、百折不回、矢志不渝地苦爱着这片土地。作者把小说创作作为一种人生状态,不断探索和追求它的真谛,苦修基本功,用生动鲜活、原生态般生活状况和草原变迁,讴歌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讴歌牧民新生活,用真诚传递着真善美和正能量。他对草原深处牧民的情感、信仰、人性、佛法的观察、分析和思索较透彻,既展现出了牧人的坚守、追求和感悟,也展示出了作者特有的嗅觉、触觉和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
陈玉福说,阅读这部小说,总能听到神秘的经轮在净土的每个角落“嘎吱嘎吱”地祈祷、祝福,能感受到牧人用虔诚的情怀在那片原野上丈量出的温情!许多鲜活的细节和描写能带给人不少沉思,让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能在藏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创作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达十几年,并完成7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这不能不说是甘南州乃至甘肃全省文坛上的一件新事、大事和盛事,甚至也是一个壮举,这种勤奋治学,不断摸索的创作精神,实在是可歌可泣和值得后来者认真研究、学习借鉴的。相信这部作品必将对当地乃至全省的文化旅游提升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作者甘天枝
甘天枝表示,聆听与会专家、学者的点评,评价详实,点评透彻、研讨深刻。研讨将成为自己今后创作的铺路石。
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书影
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是作家甘天枝利用十二年的业余时间创作完成的,全书共七十五万字,2019年8月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茅盾文学奖得主、《尘埃落定》小说作者、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先生为这部长篇小说题写了书名,飞天、金鹰双奖得主、《热血军旗》编剧、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陈玉福先生作序,并向读者联袂推荐。
小说讲述了在改革开放划时代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打赢精准脱贫战役、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以玛艾村挂职党支部书记甘欣与乡党委书记才华加、脱贫致富带头人瑶草、村长罗布藏,老村官安才让、才让热布旦、老阿妈等为代表的两代牧人,面临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开发、信仰与文明等新挑战,在青藏高原东部边远牧区进行改革开放、开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的事实。
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前后二十多年间,党在牧区开放开发及脱贫攻坚过程中,引领农牧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艰难历程,全景式展示了牧人的坚守、感悟和追求,展现了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大胆探索实践、勇于担当作为的一幕幕发人深省、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草原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地域特色鲜明。作者还对游牧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对人类生存、未来生态、人性回归等给予了深层阐释。
甘肃省作协会员、定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喜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于基高,甘肃省作协会员、安定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居荣,临洮县作家协会主席乔举平,临洮县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兴中,原临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得胜,临洮战国秦长城学会秘书长王志远等分别作了专题研讨发言,对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蕴含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故事情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并建议将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改编成影视剧本、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播出,在当前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上、关键时刻发挥扶志、扶智的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