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远集坊第二十八期活动在京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评论家高洪波以“早期阅读:校准人生的坐标”为题发表演讲。
本期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致欢迎词。
主持嘉宾 梁鸿鹰
阎晓宏对疫情期间光临远集坊的高洪波先生和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疫情必将过去,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美好与向往,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阳光,本期活动主题就是关系到少年儿童塑造美好心灵与高尚品质、茁壮成长的重大问题——少年儿童的早期阅读问题;期待着高洪波先生的演讲,相信大家定会大有收获。阎晓宏在致词中回顾说,远集坊两年多来已经举办了27期,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领域名人大家的鼎力支持,得到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鼎力支持;远集坊初步实现了小场地、名家大家阐述卓越思想与精辟见地、通过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实现广泛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阎晓宏致欢迎词
高洪波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儿童诗集、散文集、评论集,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他长期关注儿童早期阅读问题。在演讲中,他讲述了自己50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以此阐述早期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分享经验与心得。
主讲嘉宾 高洪波
高洪波说,他始终以儿童文学作家身份为荣,自己作为一个近70岁的人,讲早期阅读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高洪波说,阅读改变人生、知识决定命运。提倡早期阅读,从孩子抓起,这是民族振兴特别重要的条件。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在阅读方面还谈不上大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不容乐观。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早期阅读。他把早期阅读定义为6至15岁阶段的阅读,认为这是人生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十年。
在演讲中,高洪波回顾了自己50多年阅读历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学阶段被迫与被动的阅读。上初中一年级时,高洪波因患脑膜炎被迫休学半年,并因此与图书馆和图书结缘,开始了大量阅读,为一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阅读基础。
第二阶段是“地下阅读”的十年军旅时期。高洪波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段难忘的历史,他说,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在当时是“毒草”,是不许读的。当时他的工作是广播员、放映员兼图书管理员,近水楼台,享有阅读“特权”,由此成就了他的十年军旅阅读。“当时有一个大房间,里面一排排的书,各种世界名著都摆在那里,我有空就看。这段阅读,对我文学修养的养成非常重要。”高洪波的写作生涯即从此开始,18岁时他写了第一首诗。
高洪波将自己到中国文艺报工作之后视为其阅读的第三个阶段——主动阅读或者功利性阅读,“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而你的知识储备不够,就必须大量阅读;你要搞诗歌评论,对中外诗歌你要大量读,这是主动阅读和功利性阅读”。
通过回顾50多年的阅读生涯,高洪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他强调,早期阅读会使少年儿童在内心深处感受到快乐,产生对书的渴望;有了早期阅读的经历和底子,才会为一生的精神和智力成长打好基础。有了对书的渴望和阅读的基础,才有兴趣、有能力在青年时期,哪怕偷着也要进行“地下”阅读,然后才拥有了一种有可能成为主动阅读和功利性阅读的平台,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个快乐的阅读人生。
高洪波向远集坊赠送书法作品
出席本期远集坊活动的特邀嘉宾有: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儿童文学评论家陈晖,人民政协报社编委、文化周刊主编王小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编委兼出版周刊中心主任赖名芳,悠贝绘本馆创始人兼CEO林丹,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妍,龙之媒书店、快书包创办人徐智明,北京京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闻鹏等。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悦等也出席了本期活动。
陈晖、王志庚、史妍、林丹、徐智明、赖名芳等嘉宾在互动环节发言。他们表示,高洪波先生以其阅读史、写作、工作历程的亲身体会,真切地揭示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早期阅读对塑造少年儿童的心灵、在个体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嘉宾们就早期阅读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如何选书,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等话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早期阅读引导问题,是遵从孩子的兴趣还是帮孩子做主动的判断和疏导等,与高洪波进行了交流。嘉宾们一致认为,在新时代,教育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少年儿童的教育关系到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早期阅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做好儿童早期阅读是每位家长和整个社会的重要责任。
远集坊第二十八期嘉宾合影
腾讯、爱奇艺、快手、咪咕、优酷、火山、网易、搜狐等新媒体平台对本期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86万人在线收看了现场直播。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