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今年国庆,过出了春节的味道

2020-10-03 10:30:31 caanets.com

今年,中秋与国庆撞了个满怀,清晨看升旗迎国庆,晚上赏明月庆中秋,举国同庆、万家欢腾。天南海北,团圆是共同的主题。

相见时难,今年的团圆,要跨越地理上的万水千山,也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相见时欢,一桌子团圆菜,一家子笑语盈。有人说,今年的国庆过出了春节味道,虽谈不上辞旧迎新,但却用久久未见的团团圆圆,既为过去总结,更为前行开路。

守一个小家:团圆是相濡以沫的甜蜜

昨天,江宁区陆郎社区温家庄里,43岁的汪龙干和妻子张晨、女儿汪雨萱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享受着难得的团圆之乐。汪龙干一家是江苏省文明家庭获得者,汪龙干患有罕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做过7次截肢(指)手术,生活中多次面临着截肢保命的痛苦选择,目前双腿膝盖以下完全切除。患病十多年,妻子的不离不弃和鼓励包容,给了这个汉子咬牙坚持、对抗病痛的巨大动力。

“每一个在家团圆的日子都值得珍惜。”汪龙干告诉记者。接受采访时,他不时注视着妻子,眼神中满是相濡以沫的甜蜜。

这是一对患难夫妻,他们从病痛的泥潭中相扶走过,此前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是在医院度过。两人2001年偶遇后相许,2002年女儿出生,虽然清贫,但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融洽幸福。2006年,汪龙干病情逐渐恶化,自此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断臂求生”,先是做手术截掉脚趾,后来是整个脚掌、左腿……经过7次手术,他的双腿膝盖以下完全被截掉。但生命的残酷远没有结束。

2016年,他的腿部皮肤又开始出现病情,医生一度建议他高位截肢以防止病情再度恶化,但他却愿意以一次又一次的植皮来寻求一线生机。仅2016年,他接受了9次植皮手术,面对巨额医疗费和反反复复的植皮失败,这个坚强的汉子也有些挺不住了。

“我跟妻子提了好几次离婚,我觉得她跟着我,日子太苦了。”回忆这些年来的种种,汪龙干红了眼眶,“她不肯离开这个家。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都能撑下去,我是个男子汉,不能让这个家散掉。”

这份相守带来了奇迹。植皮手术成功了,汪龙干装上了假肢,开始忙着打工、创办江宁弘善志愿服务中心,忙着帮助那些跟他一样被命运摔打的残疾人,忙着把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汪龙干还跟记者分享了家里的好消息,女儿高考成绩不错,考上了常州大学法律系,节后就要出发去常州读书,而多年治病欠下的数十万元外债也还得差不多了,“不用在医院,一家人在自己家里团团圆圆,真好!”

护一方安宁:团圆是陪家人吃顿饭的平淡幸福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他们曾身披战袍、不畏生死、驰援湖北,拼杀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回归平静的白衣战士们,对团圆有着别样的理解。

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久栋,是江苏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也是南京市第一医院第一位出征武汉的护士。年三十,陈久栋赶回家和父母吃了顿年夜饭,大年初一下午他就踏上开往武汉的英雄列车,“出发那天,我头都不敢回,就怕送行的妈妈会哭。”陈久栋的老家在六合,他忙起来也是几个月才能回去一趟,“能和家人团圆是很不容易的。”尤其亲历过武汉这一场战“疫”后,陈久栋更加体会到和家人在一起有多幸福。今年的国庆“拥抱”了中秋,10月1日早上,他刚好上完大夜班。“赶回去和家人一起过中秋,没有很精彩的安排,就是陪家人吃顿饭,和他们聊聊天,最简单的陪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江苏省肿瘤医院援鄂护士吴雷因为网红儿子“小吴汉”而备受关注。2月11日,出征湖北前,吴雷对怀孕的妻子说,要给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吴汉”,一时间,给孩子取名字成了全国人民牵挂的事情。6月15日,宝贝出生了,他们最终给孩子取名“吴汉”。吴雷说,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江苏所有的医疗队员出征武汉的壮举,让孩子知道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爸爸和同事们曾经做过有意义的事。国庆中秋,是小吴汉的第一个团圆节。“我奶奶、父母、岳父岳母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然后,我们带着吴汉出去赏月。”吴雷告诉记者,就是因为有了上半年的不平静,所以特别珍惜现在的这份宁静。“好好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对我来说,这样的团聚虽平凡,却是最好的。”吴雷说。

对于8个多月没回老家的杨海龙来说,这个国庆节意义非凡:终于能为父母烧一桌好菜,陪父母吃上一顿团圆饭。杨海龙是江苏省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按往年习惯,杨海龙平均每个季度会回老家南通海安一两次,而今年疫情以来,他还没有回去过,唯一一次和父母见面,还是8月份他的父亲来南京看病。“说来特别惭愧,一直没回家不说,忙起来电话都顾不上打一个。”在武汉的52天,杨海龙看过很多家庭的生死离别,这场抗疫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家庭的可贵、团圆的可贵。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他会继续把保卫人民健康的职责扛在肩上,守护更多人、更多家庭的团圆。

道一声问候:千里之隔,明月何曾是两乡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大部分家庭已开启“黄金周”,阖家团圆。但还有一群南京对外援助人员,他们离家千里,此时因工作错过了家乡桂花香,只能和家人在手机上“云团圆”。

坐标:新疆特克斯县,距南京约4400公里。

10月1日,新疆伊犁特克斯县最低温度已接近零摄氏度,江宁援疆工作组成员、特克斯县发改委副主任张昭志套上羽绒服,一整天都泡在项目上,盯进度。

张昭志去年年底去特克斯县支援,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做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工作,这是援疆工作的重点、难点。他说:“江宁已经帮助特克斯建了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未来还要通过招引更多项目来培养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今年新疆情况特殊,受二次疫情影响,很多事情都积压到了九十月份,这里10月下旬入冬,项目建设到次年4月才恢复正常。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来不及回南京过节。目前我们已经为当地引进了3个项目。”

白天奔走间隙,张昭志接到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但两次都被工作电话打断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很想念家人,孩子今年五年级,陪伴、辅导孩子的任务都落在家人身上,感谢他们的支持!”张昭志说。

当天晚上8点,按照特克斯县的中秋节传统,县委书记到援疆组驻地对江宁工作组留守干部人才进行慰问,天气虽然寒冷,但是留守干部们内心暖暖的,他们在用汗水和真心为特克斯县的老百姓奋斗出更美好的明天。

坐标:西藏墨竹工卡县,距南京约3800公里。

10月1日,我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成员、墨竹工卡县文旅局副局长袁瑜也没能休息,奔波在甲玛沟松赞干布纪念馆、思金拉措、德仲温泉等重点景区景点。“这个‘十一’假期,预计全县接待游客数量有望超过5万人次,游客健康安全问题一点儿马虎不得。”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袁瑜正忙着实地查看旅游市场秩序、卫生等情况。

袁瑜说,今年中秋节,已是工作组在墨竹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一年多来,看着当地中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跟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加广阔、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新突破、民生服务提档升级,我们放弃中秋阖家团圆的机会、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袁瑜表示,接下来,将传承发扬好“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的援藏精神,用心用力用情为墨竹工卡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南京援藏力量、展现南京援藏风采。

坐标:陕西省商洛市,距南京约900公里。

在陕西省商洛市,浦口区对口帮扶镇安县工作组的两位老师节日期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只为能让当地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10月1日一早,和往常一样,刘心慧和周宇翔两位老师早早起床开始备课,和平时不同的是,当天并不需要上课,但备课却还在继续。“我们刚到商洛不久,当地使用的教材和南京不同,要尽快熟悉当地的书本,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周宇翔说,国庆假期,他还要为节后的一节公开课做准备。

完成了上午的备课,刘心慧到镇安最大的集市采购了一番,“学校宿舍只剩下我们两位老师,虽然人很少,但毕竟是中秋节,还是要简单庆祝一下。”刘心慧介绍,当天晚上,他俩还吃到了苏式月饼,是镇安县第二小学的校长特地为南京来的老师准备的。“身在异乡,吃上了家乡的月饼,中秋的味道就有了。”刘心慧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源源 李花 程晓 张希 李都 孙敬清

通讯员 柳辉艳 胥林花 马敏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